2016一整年只有小感冒一次的睿霆,

在將近七個多月沒生病後,在2017年開始就病了,

而且還延續快兩個星期!

在1月3日(二)當天,睿霆突然發燒到39度左右,

去附近診所看完說是類流感,

拿了藥吃完後就退燒,隔天也恢復正常體溫,

一切就是如此稀鬆平常~

只是從那天開始只要到了晚上七點洗完澡後,

睿霆的體溫就會在38度左右徘徊,

最多就是38.3度,然後隔天早上又神奇地恢復正常體溫,

而且食慾.活動力都和平時差不多,

但是這樣的狀況過了四天,為娘的還是放不下心,

在1月7日(六)又再次到診所就診,

醫生請睿霆驗尿,使用的是尿液試紙(類似下圖的項目)判別,

醫生說白血球比例正常,各項數據顯示也正常,

除了有輕微脫水外都沒問題,

有可能是水喝太少造成溫度有時會較高~

「尿液試紙」的圖片搜尋結果

聽了醫生說明拿了藥後,稍稍放心的回家了,

當天下午還去五福宮祈求平安,希望孩子們都能健健康康~

不過每天晚上就夯夯的戲碼持續上演,溫度依然低燒,隔天又沒事~

1月10日(二)睿霆的手指頭開始脫皮了,

2017-01-10 12.53.33.jpg

一開始只是小部份,後來範圍越來越廣,

1月11日(三)再去診所問診,

除了說每天晚上溫度較高外,也告知醫生脫皮的狀況,

醫生看了喉嚨說還蠻紅的,所以體溫還會上上下下,

至於脫皮可能是體質影響,擦些藥膏就好了~

奇的是每次去診所前都先替睿霆量體溫,

到了診所後的體溫總是比家裡低快一度,

害我都開始懷疑家裡的耳溫槍是不是有問題,

但是耳溫槍是最新型的,可能連診所的都沒這麼新呢!

再來連兩天月考,睿霆還是繼續晚上夯夯的戲碼,

為娘的已經快被搞瘋,為了保險起見,

1月13日(五)下午直接殺去長庚兒童內科門診現場掛號,

掛的是上次睿霆住院時的醫生,心想他應該比較了解狀況,

2017-01-13 19.25.40.jpg

(1月13日手指脫皮情況)

5Y10M30D睿霆住院記~

果然醫生劈頭就說:怎麼又是這個時間點!

跟前兩年生病住院幾乎是同樣的日期呢!

醫生聽完睿霆生病的過程,檢查身上有無紅疹,

看了喉嚨.舌頭.手指脫皮狀況後,

就請我們先帶睿霆去抽血及採喉嚨黏膜做A型鏈球菌檢驗,

在長庚等了約40分鐘,血液報告出爐白血球數量約14000個,

正常值在6000-10000間,醫生認為就是A型鏈球菌,

而且A型鏈球菌也會造成脫皮現象,

先開了五天抗生素,並預約1月18日(三)回診,

看其他檢驗報告~

抗生素八小時吃一顆,從1月14日(六)晚上開始,

睿霆就沒有再發燒了,不過在1月16日(一)晚上,

發現睿霆的喉嚨開始出現白點,應該就是化膿吧!

但怎麼過這麼久才有這症狀,實在無解!

2017-01-17 21.18.31.jpg

1月18日(三)回長庚看報告,的確是A型鏈球菌感染,

還要再吃五天抗生素,問了醫生喉嚨及脫皮的狀況,

醫生只是說會慢慢好,還好其他細菌培養結果都正常,

只要吃完抗生素也不用再回診了!

由於當天看診迅速,順道帶著睿霆到對面新開的環球購物中心走走,

吃點東西再去接妹妹下課~

IMG_20170118_155413.jpg

2017-01-18 15.53.25.jpg

2017-01-18 15.53.29.jpg

IMG_20170118_203711.jpg

1月18日(三)手指脫皮的更誇張,這幾天連腳趾也開始脫皮了,

上網查詢脫皮現象會持續3~8週,也還好不太會痛,

不然真的是難受啊!

A型鏈球菌雖然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但若不妥善治療後遺症頗多,

而且得了A型鏈球菌有些孩子會自己好,

但因沒有服用抗生素治療,反而之後後遺症更多,

(我或許該慶幸有帶睿霆去長庚驗血,才能正確投以抗生素治療吧!)

但我怎麼想睿霆真的很不典型,因為他完全沒起紅疹,

喉嚨也不太會痛(難道耐痛力超強),淋巴腫脹不明顯,

也沒有草莓舌,真不知道這樣算是抵抗力強還是弱?!

總之,這次漫長的生病過程終於知道原因了,

對於父母而言,真的沒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的事了!

Α型鏈球菌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症。猩紅熱即是A型鏈球菌咽喉炎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化膿性扁桃腺炎、草莓舌、特殊的皮疹,後期會出現指端脫皮。感染猩紅熱後可能產生更嚴重化膿性及非化膿性的併發症。化膿性併發症包含扁桃腺旁膿瘍,後咽部膿瘍、中耳炎及乳突炎等;而非化膿性併發症則包含急性風濕熱、反應性關節炎、腎絲球腎炎及貓熊症候群(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us pyogenes, PANDAS)。猩紅熱及化膿性併發症可以經由適當的抗生素及必要的引流處理。但是除了急性風濕熱之外,其他非化膿性併發症並無法經由抗生素治療來防止;因此在治療的數週後出現不明的症狀,仍須考慮是否為A型鏈球菌相關的併發症,而且這些併發症也可能需要長期追蹤及治療。以下介紹這些可能的非化膿性併發症。
◎急性風濕熱
首先介紹的是急性風濕熱。1950年代美國未接受適當抗生素治療的A型鏈球菌咽炎病例有3%的機率發生急性風濕熱;到如今,仍有少數病人在接受適當的抗生素之後發生風濕熱。風濕熱多發生在5至15歲的兒童,初次的診斷需要具備兩個主要的診斷標準,或是一個主要的診斷標準加上兩個次要的診斷標準,並且具有先前感染A型鏈球菌的證據。受風濕熱影響的器官包含心臟、關節、神經、皮膚,其中心臟瓣膜的受損可導致死亡。若是確認得到風濕熱,根據心臟及瓣膜受影響程度的輕重,需接受至少5年以上的追蹤及預防性抗生素使用。對於瓣膜嚴重受損的病人,甚至終身需要接受預防性抗生素使用。一般而言無症狀的咽喉帶菌者不需要再次接受抗生素治療,因此治療後也無須常規的再次進行細菌培養,例外的是,若病人或其家人之前已得過風濕熱,則需要使用抗生素將鏈球菌完全根除才行,因此這類病人需要於治療後追蹤咽喉部的細菌是否已完全消失。某些病人於A型鏈球菌感染過後出現小關節的疼痛,這些病人必須追蹤數月到數年觀察是否有風濕熱的症狀發生。
◎反應性關節炎
A型鏈球菌感染後可能會出現反應性關節炎。此種關節炎臨床上雖以大關節為主,但仍有可能影響小關節。這些病人關節炎多不會轉移,大多在鏈球菌感染後10天內發生,且對阿司匹靈或其他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反應不佳,這些特點都和風濕熱的關節炎有差異。然而此類病人有少部分未來仍會發生心臟瓣膜的問題,此時就必須以風濕熱原則來處理。因此發生反應性關節炎的病人,需要追蹤觀察數個月看是否有心臟發炎的現象。有些醫師會讓病人使用預防性抗生素長達一年。
◎腎絲球腎炎
鏈球菌感染1到6週後可能出現腎絲球腎炎的併發症,而且不管是咽喉的鏈球菌感染或是皮膚的鏈球菌感染都可能併發腎絲球腎炎。鏈球菌感染後的腎炎併發症是由免疫機轉造成的,且目前證據不足以證明抗生素的使用對於預防腎絲球腎炎絕對有效。臨床上病人會出現血尿,嚴重的會出現蛋白尿、水腫、腎衰竭、高血壓,甚至腦炎。鏈球菌後腎絲球腎炎也是造成兒童血尿相當常見的原因,僅次於IgA腎病。除了上述症狀,病人會有一些非特異症狀,如疲憊、嗜睡、腹痛或腰痛,還有發燒。治療上以處理腎功能異常及高血壓為主。處理得宜的話,多數病人症狀可能會在6週內緩解,但是血尿可以持續1到2年。
◎貓熊症候群
貓熊症候群指的是一種出現在A型鏈球菌感染後出現的神經精神症狀。病人可能在得到A型鏈球菌感染數週後出現強迫症行為,或是妥瑞症症狀。目前認為這也是經由免疫機轉所導致,是由於感染後產生的抗體同時攻擊基底核因而產生種種的神經學症狀。此類病人臨床上有五個特徵:(1)臨床上出現強迫症行為及/或妥瑞症表現。(2)在青春期前發作。(3)發作突然且症狀好好壞壞。(4)症狀發作時可能出現其他神經精神症狀如舞蹈症或是過動症。(5)症狀的惡化和鏈球菌的感染有時間上的關連。此類病人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可能可以減少神經學症狀發作的頻率。
綜合上面的資訊可見,猩紅熱的感染並非只要抗生素治療完成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解這些可能產生的非化膿性併發症,有助於病人在症狀出現時能幫助醫師思考是否和之前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關連,而能及時診斷及適當的治療。正如標題所言,有部分猩紅熱感染是可能需要長期追蹤的。
【註】:急性風濕熱的主要診斷標準有五,分別是:心臟發炎、多關節發炎(多以大關節為主)、舞蹈症、輪廓狀紅斑及表皮下節結。急性風濕熱的次要診斷標準有四,分別是:發燒、關節痛、急性反應蛋白上升,及心電圖上的異常(PR 間距延長)。先前鏈球菌感染的證據包含:細菌培養陽性,快速抗原陽性,或是血清抗原抗體上

A型鏈球菌 嚴重引起毒性休克症候群

【內容摘自《唉唷!這些惱人的小麻煩》,作者黃瑽寧】

A型鏈球菌是一隻很有特色的細菌。

在準備介紹「她」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要拿什麼來做比喻。

她心狠手辣,要你命時絕不手軟;或者她可以手下留情,

但讓你一輩子忘不了她;

她若是喜歡你,也願意和你相安無事地共處;

但是這麼厲害的角色,面對抗生素時,又是這麼的脆弱。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金庸小說裡那敢愛敢恨的蛇蠍美人呢?

A型鏈球菌的感染分為兩個途徑,一是從皮膚的傷口侵入,

二或是經由喉嚨,感染到身體其他地方。

不管從哪邊入侵,多數只是造成輕微感染,

萬一她發了狂要你好看,絕對是兩敗俱傷。

在本篇文章裡,我們先討論從喉嚨感染的途徑。

和很多細菌病毒一樣,如果A型鏈球菌喜歡你,

她可以依附在你的喉嚨,讓你成為帶菌者。

帶菌者除了會把細菌傳染給別人之外,本身也沒好日子過;

當她心情不好,或身體抵抗力不佳的時候,也會讓你常常生病。

當蛇蠍美人耍小脾氣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讓你「喉嚨發炎」。

之前我們提過,喉嚨發炎有分為細菌性或病毒性,

其中A型鏈球菌就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源。

蛇蠍美人很有同情心,不常攻擊三歲以下的幼兒,

比較偏好五歲至十五歲之間,年紀比較大的孩童。

對於醫生而言,臨床上分辨是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喉嚨發炎,

是所有診斷的第一步驟,但並不如想像中簡單。

細菌性喉嚨發炎通常比較痛,可能會伴隨發燒,頭痛,肚子痛等等。

另外醫生用壓舌板檢查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上顎呈現紅色的出血點,

以及扁桃腺化膿。很多人以為「扁桃腺化膿一定是細菌感染」,

實不然。根據統計,兒童的扁桃腺化膿只有一○%是A型鏈球菌感染,

其餘的九○%都只是病毒在作怪而已,因此不一定要吃抗生素。

當然老是讓醫生猜來猜去也不是辦法,我們的確可以做些檢查確定診斷,

其中最傳統的方式就是「挖喉嚨」送細菌培養。

各位知道培養細菌像種花一樣,需要一點時間讓細菌繁殖,

不多是三天左右。這三天醫生可以先讓病人吃抗生素,

三天後如果確定是A型鏈球菌,就繼續治療,

如果不是細菌,抗生素就停。除了用傳統的培養方式之外,

某些醫院有一種「A型鏈球菌快篩」,

馬上就可以知道答案,這樣就可以當場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嚴重引起毒性休克症候群

有人說女人翻臉如翻書,A型鏈球菌這蛇蠍美人便是如此。

讓人喉嚨發炎還只是普通級,

接下來我要跟各位分享的內容就屬於限制級的了。

六歲的小強因為發燒,喉嚨痛,被媽媽帶到兒科急診室看病。

醫生覺得孩子精神很不好,很像細菌感染,決定讓他住院。

住院沒幾小時,醫生發現小強臉色發白,血壓偏低,立刻決定轉加護病房。

此時小強還能自己走路。

那位醫生說:「這一幕我永遠忘不了。小強自己走進加護病房,突然回頭,

氣若游絲地說了一句:『媽媽,我好渴。』

接著就倒在門口,從此再也沒醒來過。」

三天後,喉嚨培養的報告出來,正是A型鏈球菌感染。

就如同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的,蛇蠍美人如果要發狠,

病人恐怕連小命都保不住。她釋放的毒素非常恐怖,

輕則讓人長猩紅熱(全身紅通通的疹子),

或者造成腎臟發炎,重則引起毒性休克症候群,

像小強一樣突然休克,甚至死亡。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得到猩紅熱是很嚴重的事,

古典小說《小婦人》中的女孩貝絲就是得了這個疾病,

雖然幸運地活下來,但之後身體就變得很虛弱了。

如果不用抗生素治療,A型鏈球菌還有一個狠招,

就是讓你得到慢性風溼熱,一輩子心臟病。

這些恐怖的病症,在抗生素發明之後,漸漸地不再令人害怕。

台灣的孩子拜「抗生素濫用」所賜,幾乎人人都吃過抗生素,

也已經很少人得到慢性風溼熱了。

蛇蠍美人雖然時而溫柔,時而狠毒,

但遇到老情人「盤尼西林」,卻是癡情得很。

一百年來,各種細菌的抗藥性不斷昇高,

唯有A型鏈球菌始終拿盤尼西林沒辦法,抗藥性依舊是零。

也許這就是她永遠難解的宿命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fench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